同济大学极地与海洋国际问题研究中心2017年度发展报告
发布时间:2018-07-07        浏览次数:964

(2017年1月2018年2月)

同济大学极地与海洋国际问题研究中心

 

一、同济大学极地与海洋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备案中心)概况

同济大学极地与海洋国际问题研究中心2009年9月成立,是国内高等院校中最早成立的对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及其相关海域国际政治、法律、安全、社会、环境、经济以及中国极地战略和政策等进行综合性和专题性研究的学术机构。

本中心依托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凝聚极地研究资源,构建研究团队,提升与国内外相关机构的科研交流与合作。同时,极地研究中心还以同济大学-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中德学院、中法学院、中意学院、中芬中心、中西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法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等平台为支撑力量,充分利用同济大学在海洋科学研究、环境科学等理工科方面的学科优势,实现文理工相结合的跨学科研究。

现有专职研究人员8 名,兼职研究人员20 多名,除中国学者外,还有来自美国、法国、德国、加拿大、芬兰、比利时、新西兰和挪威等国家的学者。研究方向涵盖国际极地组织、极地政治与安全、极地国别政策、极地环境、资源与社会、极地海洋管理制度,以及海洋安全与战略。主要出版物是《极地国际问题研究通讯》(季刊)电子期刊。拥有中心自己的网站:http://cpos.tongji.edu.cn/

 

二、学科建设与实体化建设情况

本中心潘敏教授和夏立平教授与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系张海平教授合作开设的学科交叉课程“极地自然与政治”2018年2月获得同济大学批准,将于2018年9月开始授课。这将使本中心的实体化建设取得新进展。

夏立平教授指导的两名博士生罗毅和唐尧已分别完成博士论文《北极治理进程中相关国际法体系研究》和《中国参与北极治理与开发的国际法依据》。这两篇博士论文已经分别通过外审。将在近期进行博士论文答辩。他们一旦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将是同济大学首批研究有关北极的国际法的博士。这将使同济大学关于极地的学科建设提升一步。夏立平教授、潘敏教授、王传兴教授、苏平老师等指导的硕士生中也有多人撰写有关极地研究的硕士论文。这也有助于同济大学关于极地的学科建设向前发展。

 

三、课题研究与咨政成果

(一)课题研究

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底,本中心完成3项省部级课题和1项国际合作课题,还有3项省部级课题在研。

1.2018年2月完成《北极区域合作机制研究》课题。课题成果:研究报告和论文;课题来源:教育部国别与区域课题;项目主持人:夏立平教授。

2.2018年2月完成《南极区域合作机制研究》课题。课题成果:研究报告;课题来源:教育部国别与区域课题,项目主持人:潘敏教授。                                   

3.2017年8月完成《萨米人与北极地区的治理》课题。课题成果:研究报告;课题来源:中国极地中心课题;项目主持人:潘敏教授。

4. 国际合作课题“极地研究翻译丛书”(本中心与挪威南森研究所合作)。2017年5月海洋出版社出版本中心苏平主译新著《北极政治、海洋法与俄罗斯的国家身份》,(挪威)盖尔·荷内兰德著、总主编:王传兴。2014年4月,同济大学极地与海洋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极地研究翻译丛书”第一辑《国际合作与北极治理:北极治理机制与北极区域建设》(王传兴)正式由中国海洋出版社出版。

5.夏立平、苏平主持:“北冰洋海权态势的演变、特点与趋势”,国家海洋局“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与评估专项”,在研。

6.潘敏主持:“北极原住民地区资源开发与中国参与研究”,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7PJC104),在研。

7.潘敏主持:“阿拉斯加原住民对北极地区经济开发活动态度的调查兼中美北极合作路径探讨”,国家海洋局极地办,课题编号:IC201709,在研。

   (二)咨政成果

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底,本中心2篇咨政报告由上海市委办公厅录用,上报中办信息单篇:

1.2017年7月咨政报告,上海市委办公厅录用,上报中办信息单篇。

2.2018年2月咨政报告,上海市委办公厅录用,上报中办信息单篇。

 

四、举办的国内国际学术研讨活动及效果

(一)举办“第三届中美北极社科研讨会”

2017年6月17日,由同济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院、同济大学极地与海洋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中国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支持的“第三届中美北极社科研讨会”在同济大学举行。来自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美国务院北极研究委员会、阿拉斯加大学费尔班克斯分校、美国北爱荷华大学、阿拉斯加州政府等7位美国专家学者,来自中国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同济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单位的30多位中国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分为北极治理的未来与芬兰主席国议程、塑造北极的地缘政治和安全因素、北极未来的经济和可持续发展趋势、理解国际航运议题:《极地规则》的实施和新航线的建立四个主题。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杨惠根主任、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高级副总裁希瑟•康利女士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同济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院院长夏立平教授主持。

在此之前,已经举办两届中美北极社科研讨会。“第一届中美北极社科研讨会”2015年5月15日至17日在上海同济大学举行。来自国防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中国专家学者30 余人,来自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美国北极研究委员会等美国专家学者7人出席了研讨会。在会议上,中美专家就围绕美国北极政策与美中在北极合作的可能性、北极环境变化对全球安全与中美安全的影响、北极地缘政治新变化与大国关系、北极航道开通及其对中国和美国的影响、北极治理与中美合作等专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第二届中美北极社科研讨会”2016年5月16日至18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这次会议主题是促进中美在北极地区合作。来自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等美国专家学者10余人出席了研讨会。来自同济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等中国专家学者1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中美专家学者围绕北极治理的未来、影响北极未来的地缘政治因素、中北冰洋的海洋事务、北冰洋公海渔业治理、北极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趋势、北极双边科研倡议、北极原住民与亚洲之间的合作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二)积极举办其他国内国际学术研讨活动

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底,本中心还积极举办其他11场国内国际学术研讨活动.包括:

1. 2017 年1 月18 日,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政治学系助理教授Camilla T. N. Sørensen 博士访问同济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院和极地与海洋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就“丹麦北极政策”作了专题发言,并与同济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院院长、极地与海洋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夏立平教授、同济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王传兴教授、同济大学极地与海洋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潘敏教授、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苏平博士以及一些博士生和硕士生进行了深入讨论。

2. 2017年2 月22 日,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Peter Saundry 博士访问本院,会见同济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院院长、极地与海洋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夏立平教授等,就中美关系、特朗普政府对外政策、美国北极能源政策等进行了交流。

3. 2017 年3 月7日,芬兰拉普兰大学社会科学系教授Lassi Heininen 博士访问本院,与同济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院院长、极地与海洋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夏立平教授、同济大学极地与海洋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潘敏教授、苏平博士等进行了学术交流,并以美国对欧洲政策和北极政策为题做了学术讲座。

4. 潘敏教授受邀于2017 年4 月7 日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做学术讲座。讲座的题目是“北极不再遥远: 气候便下的北极与中国参与”,受众对象是外交专业的硕士研究,这是具有科普性质的学术讲座,主要从北极地区的地理状况、全球气候变暖带来了北极的变化以及中国如何参加北极地区的活动等。讲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5. 潘敏教授于2017 年4 月-6 月在瑞典于默奥大学北极研究中心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学术访学。这次访学研究课题是萨米人与北极治理,在访学期间潘敏教授多次对萨米人进行访谈,收集第一手资料。

6.“极地地缘政治与安全研究”子专题2017 年开题会在同济大学举行。 2017 年4月28 日,国家专项“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与评估”之“极地国家利益战略评估”专题的子专题“极地地缘政治与安全研究”2017 年开题会在同济大学举行。会议由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战略研究室主办,同济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院、极地与海洋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承办。同济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院院长、极地与海洋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夏立平教授代表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门洪华教授致欢迎辞。来自复旦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南京大学等的专家出席会议介绍各自研究设想。会议围绕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部分博士生和硕士生旁听了会议。

7. 2017年11月17-20日,芬兰拉普兰大学社会科学系Lassi Heininen教授来我院讲学,与同济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院院长夏立平教授、极地与海洋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传兴教授、潘敏教授、苏平博士等进行了学术交流。期间,Lassi Heininen教授开展分别以“北极理事会与中国参与”、“北欧与治理”和“北极与国际关系理论”为主题的多场高质量讲座。

8. 2017年11月29日, Lassi Heininen教授、丹麦格陵兰大学Maria Ackrén副教授与芬兰拉普兰大学Laura Olsén博士、赫尔辛基大学Jussi Huotari博士一行四人访问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围绕各自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并探讨北欧参与国际组织的经验。  

9.2017年8月10日,日本日本早稻田大学国际研究学院副院长、国际法教授池岛大策(Tai Ikeshima)博士访问本中心,与同济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院院长、极地与海洋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夏立平教授等就北极治理等交换了看法。

10. 2017年4月28日,本课题研讨会与中美北极社科论坛中方理事会筹备会在同济大学召开。同济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院、极地与海洋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夏立平教授介绍了第一届中美北极社科论坛2015年5月在同济大学举行和第二届中美北极社科论坛2016年5月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的情况、第三届中美北极社科论坛的筹备事项,以及筹建中美北极社科论坛中方理事会的设想。来自中国极地考察办公室、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复旦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南京大学等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并讨论了筹建中美北极社科论坛中方理事会事宜,达成若干共识。

11. 2017年12月29日,同济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工作会议闭幕会举行。会议还对“十二五”期间为同济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科研等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部分教师进行了表彰,同济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院院长、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同济大学极地与海洋研究中心主任夏立平教授获同济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重要贡献奖。

12. 2017年12月28日,国家海洋局在北京召开中国极地科技委成立暨第一次会议。同济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院院长、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同济大学极地与海洋研究中心主任夏立平教授应聘担任中国极地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出席会议。中国科技部前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冠华担任委员会主任。国家海洋局副局长林山青等担任委员会副主任。

13. 2017 年12 月9 日,由同济大学极地与海洋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主办的“极地与海洋问题研究系列讲座”在同济大学综合楼1401 成功举办。本次讲座邀请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教授、上海海洋大学远洋渔业国际履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美国皮尤海洋学者唐建业教授主讲了《极地海洋生物资源法律制度》。参加讲座的有中心副主任潘敏教授、王传兴教授以及研究极地和海洋问题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潘敏教授主持了本次讲座。

 

五、建设经验与学术研究发展设想

    (一)本中心三年建设目标:

建设一个国内领先的、国际知名的提供国际事务和公共事务决策咨询的新型智库,培育精通国际事务人才的摇篮,培养国际事务高级研究人才的基地和吸引国内外国际事务学者的国际学术中心,成为一个集政策咨询、学术研究、教学与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学术机构。

本中心致力于进一步扩大同济大学在国际和国内的影响,进一步加强同济大学与各国政府高层人士、著名大学和思想库的学术交流,提供高质量的决策咨询报告,培养文理相通、有广阔的全球视野、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二)本中心三年建设主要内容:

•决策咨询:发挥本中心科研人员在国际事务方面的专长,为中央和上海政府的有关决策提供咨询。

•学术研究:对国际关系、国际战略和全球事务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持续深入的研究,专注四个重点研究方向:极地与海洋、欧洲(中东欧)研究、美国研究、南亚研究。联合校内外学术力量,组织和协调具有创新性和开创性的研究项目;形成国际关系研究的同济学派,为构建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体系作出应有贡献。

•学术交流:推动同济大学与国际、国内著名大学和思想库以及各国政府高层人士之间的学术交流和沟通,为同济大学教师和学生的国际和国内交流提供更多平台和机会。通过加强交流,加大和引入新的资源的力度,提高国际关系学科建设的水平,培养和锻炼各类人才,促进提高教学和科研的水平。以国际和国内交流促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进一步提高同济大学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 教学:为研究生开设“极地自然与政治”等课程;在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方向上凝聚力量,形成高水平的教学和学术研究团队。

(三)本中心三年建设预期效果:

整合和强化各方面资源,争取在3年内将本中心建设成为一个国内知名的、国际上有影响的提供国际事务和公共事务决策咨询的新型智库。

(夏立平执笔)

版权所有同济大学极地与海洋国际问题研究中心

021-65982200 E-mail:webmaster@tongji.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