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海洋而不竭泽而渔,挪威是怎么做的?专家:中挪合作在北极大有可为
发布时间:2020-06-12        浏览次数:244

     挪威有句俗话说,挪威有三宝:鱼、油和鱼油。这句话也点出了挪威国民经济中的两大支柱产业——能源业和海产业,并且这两大行业均与海洋密切相关。

 

    联合国将今年6月8日~14日设定为世界海洋周,主题是“为海洋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创新”。中国-挪威海洋可持续创新研讨会此间在上海举行,双方的海洋问题专家在线上线下深入地探讨了海洋可持续发展的议题。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杨剑研究员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中挪两国可以在海洋可持续发展和北极航道这两方面进一步加强国际海洋治理合作。

 

      对于中挪海洋合作的未来,挪威船级社技术专家高玮则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就可持续航运而言,中国可以从政策和技术两个方面借鉴挪威的经验。

 

经济与环保兼得

 

     海洋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产。联合国的数据显示,海洋蕴藏着世界上最大的蛋白质资源,超过30亿人口主要靠海洋为他们提供蛋白质。

 

     可持续海洋经济高级别小组挪威特使、挪威前气候与环境大臣赫尔格森(Vidar Helgesen)此前曾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依赖海洋提供蛋白质来源的人口,将会在20年之后翻一倍。

 

     但是过度捕捞伤害了海洋的可持续性,如何依靠海洋而又不竭泽而渔?对此,挪威的经验是,通过人工养殖来减少过度的海洋捕捞。

 

      挪威工业联合会水产养殖和海洋技术副主席黑格伦德(Stål Heggelund)表示,今年是挪威首次成功养殖三文鱼的五十周年纪念,如今挪威养殖的三文鱼已经销往了世界上100多个国家,成为了一种全球性商品,三文鱼养殖产业也成为了全球性的产业。

 

     养殖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他透露,而在过去五年内,挪威三文鱼和红鳟鱼所创造的价值从300亿挪威克朗(约合228亿元人民币)增长到670亿挪威克朗(约合510亿元人民币)。

 

      同时,对于鳕鱼这样无法通过人工养殖的鱼类,挪威在世界上首次引入并执行了配额系统,对于渔船个体捕捞量和渔场整体捕捞量都实施了严格的配额。

 

      挪威也得到了回报,目前挪威拥有全球最大的可持续鳕鱼群,随着鱼群的增大,挪威鳕鱼的配额每年也在抬高。挪威海产品的出口总值在其国民经济中也仅次于能源产业。

 

中挪海洋合作大有可为

 

       挪威驻沪总领事尹克婷(Kristin Iglum)在前述会议上表示,挪威和中国在海洋产业上有着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多年来持续关注可持续发展的话题。她希望可以多分享挪威和中国的经验,来支持海洋的可持续发展。

 

     高玮则表示,中国可以借鉴挪威较为成熟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如超越发电行业,在多行业内征收碳税和氮氧化物排放税,鼓励企业节能减排,同时做到专税专用,将征收来的税款返还到实际环境问题的解决上。

 

     在技术层面上,他表示,挪威在航运领域内实践性项目走得非常前沿,如当前热门的以天然气为燃料的船舶,挪威在2000年就已开始使用。高玮表示,通过试点项目,积累经验,进而将经验转化为规则规范乃至于政策,这个理念和流程也可为中国在此领域的发展提供借鉴。

 

     杨剑则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中国和挪威均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海洋国家之一,两国数十年以来连任国际海事组织(IMO)A类理事国。在2019年中国提出了海洋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两国可以在全球海洋治理方面加强合作,因为海洋是相通的,无法通过某一个单独国家和区域完成治理工作。

 

     杨剑说,无论是中国还是挪威,这些年都在为海洋的可持续发展做着很大的努力,并且在这一领域内双方均已进行了深度的合作,他举例表示,中国企业近年来向挪威陆续交付超大型智能海上渔场和挪威北海使用的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均是双方海洋可持续发展合作非常好的案例。

 

     此外,杨剑表示中挪海洋合作在北极地区也将大有可为,随着北极航道的开通,从东亚可以经北冰洋直抵北欧,并向南深入欧洲。挪威作为北欧和北极国家,长期以来积累了大量的北极知识,双方有望在可持续的航道开发和运用上加深合作。

版权所有同济大学极地与海洋国际问题研究中心

021-65982200 E-mail:webmaster@tongji.edu.cn